爱自己,是终身浪漫的开始
爱自己,一个如此的温暖的表达。当一个人能够爱自己的时候,如实地爱自己的时候,ta会感觉到温暖,以及一系列好的体验,自在、安心、宁静、放松……
每个人小时候,都是自然地与自己的内在联结在一起,ta知道自己需要什么。也可以说,每个人小时候,ta的内在都只有一个声音,就是自己的声音,所以这个声音非常清晰:我饿了,我累了,我困了,我无聊……我想吃东西,我想歇会,我想睡觉,我想玩……但当一个人的内心只有自己的声音,ta实际上是非常自私的。
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:婴儿无情地使用客体。你看,婴儿是自私的,所以对于他人而言,ta是“无情”的。而对于婴儿来说,他人甚至不是一个人,而是一个供自己无情使用的“客体”。
现实的世界,注定是无法容纳一个全然自私/无情的人。一个婴儿必然会遭遇到挫折,某些时候,这个世界,或者外在的客体没办法让ta继续自私/无情下去,比如:ta饿了,父母不能立刻喂ta吃,因为准备食物需要时间;ta累了,父母没有察觉,继续跟ta玩。如果父母/照顾者的照顾是足够好的,这些挫折就会是不太痛苦且短暂的。这时候,这个过程是“需要-挫折(适宜的)-满足”。
这样的过程不会对一个人的人格有摧毁性的影响,反而会逐渐地让ta体认到,外在的客体是活生生的人,独立于ta之外的人,有着自己的感受、需要。同时ta依然对真实的人有信心,因为他们是可以信赖的,照顾虽迟但到。
如此,这个人的内心发生了一些转化,自己的声音依然在,其他人的声音加入了进来。
自己的声音与其他人的声音,都是好的,共同存在于这个心灵空间中,声音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。
如果ta的父母/照顾者/环境比较糟糕,那这个过程可能变成“需要 - 挫折(过度) - 不满足 - 崩溃”。这样的过程会在一个人的内心留下创伤。
Ta也会知道外在的客体是活生生的独立于ta之外的人。但ta不会对他们有信心,因为他们是不可信赖的,照顾是迟迟迟迟迟迟迟迟不到……ta不得不去放弃自己,适应父母/照顾者/环境。
如此,ta的内心可能是,自己的声音藏起来,独自黯然神伤,其他声音在这个内在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。如此,就失去了爱自己的本能。
但请安心,爱自己,是一种本能,只要你愿意,一定是能够找回来的。
爱自己,首先是要“关心”自己。
所谓的关心,是指留意、注意。如果把注意力比喻为探照灯,就是说这个探照灯要照向自己,而不是照向别人。当光照向自己的时候,自然就可以把自己看得更清楚。
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爱自己的本能,这意味着ta的探照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照过自己了,ta必然是对自己有很多不了解或者误解的。所以爱自己,也自然包含了“了解”自己。这个了解过程,会像一个探险过程一般,包含着“惊喜”,ta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如此的复杂——内心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声音。
ta看到一个声音A,ta去看这个声音A长什么样,去听声音A在说什么话,去留意声音A什么时候/情况会登场,去体会声音A活动的时候如何影响自己,去探索/反思声音A是如何进入ta的内心……ta也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声音BCDEFG……越来越多的“了解”,逐渐化作了一个整体的“理解”以及每个当下对自己的“觉察”。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,ta会重新见到,或者说,重遇,那个久违的自己。
但因为在很长时间里,ta内心的运作模式是“自己的声音”被关起来,各种其它声音轮番登场。重遇自己,让自己重新登场的行动一定会被其他声音所反对:你这样太自私啦!你出来只会搞砸事情!你只会哭哭啼啼,这是没有用的!……这个时候,就需要有一个很坚定的态度去面对这些反对,“不管你们怎么说,我自己的声音一定不能被忽视”。带着这样的心情,让自己的声音说话。
当我们认真地去倾听“自己的声音”,其实也会发现,“自己的声音”不是一个声音,而是很多个声音,比如一个学生,ta又想学习获得好成绩,又想跟同学出去玩。
每个人的内心,总是有很多声音,很多自己的声音,也有很多其他声音。
一个人,如果能够把探照灯照向自己,看清楚自己的内心有什么样的声音,对自己有一个整体性的理解,协调好各种声音的关系,在此基础上,寻找合适的方式去满足/照顾这个整体的自己。
所以,请好好爱自己吧。